崖壁上绽放的缫丝花——记贵州乡村教师杨绍书41年坚守见证苗寨变迁

2018-06-27 09:32:01来源:新华网编辑:覃贻花

杨绍书在贵州省黔西县第十小学给学生上课(5月7日摄)。今年5月起,黔西县金兰镇瓦房村哈冲组15户村民陆续搬到城关的“锦绣花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哈冲组的适龄儿童也将陆续入读黔西县第十小学,老杨被特聘为该校的苗汉双语辅导员。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题:崖壁上绽放的缫丝花——记贵州乡村教师杨绍书41年坚守见证苗寨变迁

新华社贵阳6月26日电

新华社记者潘德鑫

清晨的哈冲,浓雾笼罩,崖壁上的小花迎着朝露竞相开放,清新烂漫。当地人称这花为缫丝花,其性耐干旱、耐贫瘠,生命力极强。

崖壁之上,花木之间,隐约能见一条崎岖的“毛狗小道”,这是寨里娃儿上学的必经之路。这条路,57岁的杨绍书已默默守护了几十年。

有41年教龄的杨绍书和这缫丝花一样,亲历了哈冲的贫困,又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山村教育的沧桑巨变……

杨绍书在华山小学给学生上课(4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崖壁坚守

第一次见到杨绍书是在4月底的一个清晨。已洗漱完毕的他,正坐在屋外的一片石磨上抽旱烟:个子不高、皮肤黝黑,身着黑色夹克、洗得发黄的白衬衣、黑色光面西裤,脚上是已磨损掉皮的黑皮鞋。

贵州省黔西县金兰镇瓦房村哈冲组位于乌江上游支流六冲河岸的一处崖壁上,从河面向上或从崖顶向下很难被一眼发现,除非偶尔升起的炊烟和石头缝里冒出的庄稼苗。寨子里的老人说,祖辈为避战,逃到了“挂在半空、面朝河谷”的哈冲。

老杨的家位于寨子的最高处,是上世纪70年代建的一栋平房,墙是泥巴垒的,发黑的茅草屋顶长了不少青苔。这,是他教师生涯开始的地方。

1977年,因为娃儿外出上学困难,在公社的支持下,寨子里唯一上过初中、会说汉语的杨绍书在自家堂屋办起了“识字班”。

当时年仅16岁的他,比班里的大娃娃大不了几岁,“工资”按一个壮劳力算,一天记12个工分。

老杨回忆,当时教室很简陋:几块木板拼接刷上墨汁就是黑板,课桌是各家凑的长条板凳,9个学生按年龄段分了3个年级,一个年级上课其他两个年级只能背对讲台自习。

198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到金兰镇,老杨也转为民办代课教师,报酬从工分变成了工资。1987年,为方便村里更多的娃儿上学,老杨的教学点搬到隔壁的瓦岗二组。1996年,教学点并到村里的华山小学。

在贵州省黔西县金兰镇瓦房村,杨绍书(左一)和学生在崖壁旁的小路上行走(4月27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从哈冲组到瓦岗二组和华山小学,都必须翻过悬崖,荆棘密布,之间只有一条狭窄、崎岖的“毛狗小道”。这条小道原本也是没有的,是老杨带着村民一刀一刀砍、一镐一镐凿出来的。

从崖底出发到崖顶稍微宽敞的土路,直线距离不到500米,却要爬近50分钟。小道弯曲起伏,不仅要小心脚下随时可能松动滑落的石头,还得提防偶尔出现的毒蛇、野蜂。

在贵州省黔西县金兰镇瓦房村,杨绍书(后)和学生们在崖壁旁的小路上行走(4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途中有处凸起的山包,人称“船头山”,刨出的小路几乎与江面垂直,徒手攀爬极难,当地人用自制的“树钩”钩住头顶裸露的树根或石头缝才能往上爬。

每至此处,孩子们只能靠老杨一个一个往上背,一个一个往下抱。多的时候有10多个孩子,一口气抱下来,老杨经常累得气喘吁吁。

为了确保安全,老杨会定期带上锄头和镰刀沿路除杂草、刨石梯、搭藤索。“秋季学期砍一次就可以,春季学期草木长得快,每隔一两个月就要砍一次。”

在贵州省黔西县金兰镇瓦房村,杨绍书(后)和学生在崖壁旁的小路上行走(4月27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在贵州省黔西县金兰镇瓦房村,杨绍书和学生在崖壁旁的小路上行走(4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夏天温度高,娃儿走到学校都累蔫儿了,雨水还多,有几回小路直接被山洪冲得不见踪影。”老杨说,“冬天也不好走,天亮得晚黑得早,来回都得打着电筒。”

“说不累是假的,习惯就好了,每学期开学的头10天走得还是恼火,腿肚子又酸又痛,但走半个月就又适应了。”

年复一年,老杨就这样“抱”大了一茬又一茬苗族娃儿,走过的崖壁求学路总里程可绕地球一圈。

在贵州省黔西县金兰镇瓦房村,经过约2个小时艰难跋涉,杨绍书和他的学生安全到达华山小学(4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12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