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位一体大格局 全省工会基层工作五年巡礼

2018-07-19 17:18:24来源:www.scgh.org编辑:田珊

  近年来,四川省总工会基层工作部以增“三性”、去“四化”、强基层、促创新为主题,着力扩大基层工会对职工群众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激发基层工会工作活力,形成“建会、建制、建家”三位一体、协调联动、同步推进、全面提升的工会基层工作良好格局。

  加强基层工会组织组建和规范化建设

  五年来,全省基层工会组织不断增强基层工会工作活力。一是建章立制、规范运行。先后制定出台了系列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文件,完善基层工会组织体系、职能定位,着力补齐基层工会工作短板。二是积极探索创新基层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新理念、新模式。积极开展建会入会专项行动,推进“两新”组织建会和货车司机、快递员、护工护理员、网约送餐员等农民工新群体入会工作。截至2017年底,全省已建立各类基层工会组织15.78万家,涵盖各类法人单位39.3万家;工会会员2005.8万人,其中非公有制企业会员849.13万人,农民工会员1104.24万人。三是以创建模范职工之家活动为抓手,推动职工之家建设向纵深发展。5年来,全省共有167家基层工会组织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344家基层工会组织获全省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四是强化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实名制管理工作、制发《四川省工会组织和会员信息实名制管理工作方案》,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会籍管理实名化、动态化、精准化。截至2018年4月,全省已完成8.37万家基层工会组织和887余万名会员实名制数据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五是加强基层工会工作支持保障机制。加强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聘任管理、岗位考核、履职培训,提高省级补助标准,2017年,全省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达到1652名,基层工会工作力量得到进一步充实。完善乡镇(街道)、开发区(产业园区)工会工作经费筹集和使用管理机制,提升乡镇(街道)、开发区(产业园区)工会经费保障水平。2017年,省、市(州)、县(市、区)三级地方工会共安排落实乡镇(街道)、开发区(产业园区)工会工作专项补助资金1.14亿元。

  创新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

  五年来,全省工会以创新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为重点, 不断促进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建设。一是明确了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改革举措、保障措施和完成时限。二是制定施行了《四川省区域(行业)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范(试行)》《四川省职工代表大会提案工作暂行办法》《四川省省属国有企业职工董事管理办法》制度,积极破解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建制和规范化运行难题。三是丰富活动载体,提高企事业单位和广大职工的民主意识。四是先后制定下发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充分发挥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去产能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涌现出了攀成钢、沱牌舍得集团等一批通过健全完善和规范运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实现企业改革改制、职工分流安置“软着陆”的典型案例。

  在各级工会共同努力下,省总圆满完成《方案》各项改革任务,探索出的成都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综合标准化试点、内江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等级评价体系建设试点等专项改革试点项目经验得到省委改革办的认同,在全省范围得到推广。改革施行以来,全省已建厂务公开制度的企事业单位达29.44万家,覆盖职工1211.6万人;已建职代会制度的企事业单位达29.99万家,覆盖职工1242.3万人。全省已建职代会和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达92%以上,非公企业建制率达85%以上。

  推进集体协商提质增效

  五年来,全省工会以推进集体协商提质增效为重点, 不断提高集体协商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一是连续五年组织开展集体协商“集中要约月”活动,推动企业劳资双方协商内容由工资薪酬分配向协调劳动关系需要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各个领域延伸,实现“单一协商”向“多元化协商”转变。二是联合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全方位、全过程梳理完善集体协商工作体制机制,有效规制集体协商行为,提高集体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水平。三是全面创新完善市(州)、县(市、区)两级集体协商专职指导员选拔聘任、考核管理、激励保障等体制机制,加快培养集体协商专业化人才队伍。四是组织开展了首批省级集体协商示范单位评选活动,评审产生涵盖企业、行业性、区域性等协商类型和不同经济性质企业的集体协商示范单位50个,并认真组织编撰了《四川省集体协商案例选编》。截止目前,全省共签订集体合同8.56万份,覆盖企业28.05万家。在全省集体协商建制率动态保持在90%以上的同时,职工对集体协商的满意率提升至68%,较2013年提高了17.5%。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