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市:“红色引领绿色”助推乡村振兴

2018-09-17 15:33:0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邓强

四川在线消息(毛兰芳 薛雅月)3年前,成都市崇州市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以“红色引领绿色,党建强、服务强、产业强”为实施主题,全域推进合作社党组织建设试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农村经济主体的不断变化,崇州在巩固提升合作社党组织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红色引领绿色”内涵,积极探索新时代党领导“三农”工作机制,努力把乡村打造为共建共享的新平台、产业发展的联合体、诗意栖居的聚居地。

全域推行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近年来,面对新时代乡村出现的基层党建薄弱、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低、乡风文明落后等问题,传统组织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发展需求。

崇州市街子镇唐公社区作为省级传统村落,存在资源协调弱的情况,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唐公社区联合驻区党组织、新兴领域党组织等成立区域大党委,在区域化党委的领导下,整合资源、统筹协调,最终形成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同步的双赢局面。崇平镇菩堂院落则是一个微小林盘,是天府新林盘的亮点院落,院落围绕打通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探索实践“党员户长制”的微党建的做法使得菩堂院落旧貌换新颜。

目前,崇州市已经成立区域化党委76个。小单元微党建在农村新兴领域建设中,单独建69个、联合建78个、挂靠建200余个,这种全区域化大党建和小单元微党建纵横交织的组织架构有效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能够参与到党组织班子换届选举,我很荣幸,我将以军人的使命感开展我们的基层党组织工作。”崇州土生土长的小张退伍回来振兴家乡,他的希望如今变成了现实,崇州市在换届时注重从农民职业经理人、退伍军人、大学生、返乡创业能人、新乡贤等中选拔党组织班子成员,着力优化班子结构和人员素质。据了解,换届后的村级党组织班子成员大专以上学历占36.1%,比往届增长7个百分点、平均年龄比上届下降3.7岁。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一个强有力的基层领导组织,人才队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崇州市大力开展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示范培训,已派出150人到上海、浙江等先进发达地区拓展视野、取经问道,选派4名优秀村级党组织书记到上海挂职学习、锤炼能力。通过持续深化“头雁工程”,大力实施“千村万人村(社区)后备干部孵化行动”,建立后备干部“导师跟陪制”,形成了744人的后备干部人才库。

为了逐步打破以往党组织活动内容由党组织决定的做法,崇州市通过规范党内基本制度和活动,尽可能让党员“按需点菜”。以前,我们组织生活往往是一说学习就是读文件、一说活动就是大扫除、一说服务就是敬老院,现在推行标准化以后,探索实践出体验式党课、指尖党课、田园党课等形式,组织生活吸引力更强了,我们的积极性也更高了。”崇州市的一名基层党员说。不仅如此,党建阵地也更加规范更加强化服务功能,崇州市全域推行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据崇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崇州每年财政列支1370万元,专门用于农村党的建设,并从村公经费中专项列支3万元党群工作经费。为了进一步提高村“两委”干部待遇,崇州正在拟制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办法和薪酬体系。

不断创新城乡社区发展治理

川西林盘是天府文化、成都平原农耕文明和川西民居建筑风格的鲜活载体。崇州,正将城乡社区治理与林盘打造相结合,把绿色发展理念充分融入社区发展治理中,让社区越来越美,产业越来越好。

走进元通镇季家林盘,一片翠绿,道路整洁,丛林掩映下,灰白相间的川西特色民居若隐若现。农家小院干净整洁,房前屋后花草环绕,尽显美丽的田园风光。可是以前可不是这样。“以前这个树林间全是垃圾,到夏天恶臭难忍,不要说是出来乘凉,连路过都要绕开。”说起以前的季家林盘,季家林盘村民王大爷不禁感叹。在党支部引导下,引导群众协商共治,选举产生林盘管委员和监事会,发动群众筹资、筹劳折资、筹原材料折资十余万元整治林盘,“在我们全体村民分工合作下,硬是从几处灌木丛生的树林间清理了1000余袋垃圾,现在环境好了,大家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了。”

崇州市还积极探索社区管理服务“居站分离”模式,着力构建“功能完善、服务多元、便捷高效”的15分钟社区公共服务圈。“目前,我们围绕‘散居、聚居、混居’三种社区居民生活形态,结合现代农业功能区产业生态圈、生态链上产业工人、市场主体、游客等各类主体需求,重组政务、生活、自治等服务,拟下沉政务服务事项142项,比以前增加34项。先期在道明镇龙黄村、白头镇五星村、集贤乡山泉村、桤泉镇群安村试点推行。”崇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崇州市顺应乡村生活的发展变化,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力,突出居民主体,深化“一核三治、共建共享”的基层新型治理机制,激发社会组织、自组织、群众等参与共建的热情,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只有这样才能够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抓好党建与产业深度融合

崇州市围绕“打好生态牌、走好绿色路”坚持党建引领农业供给侧改革,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着力实现“产品变礼品、农房变客房、文化变文创”,把党的组织和政治优势转化成为产业发展优势。

道明镇竹艺新村,是备受游客推崇的“网红村”,网红建筑“竹里”更是吸引无数游客慕名前来。曾今无人问津的村落成了人们游天府绿道,观川西林盘的新热点。这一切的变化得益于党建的引领和产业的深度融合。

竹艺新村党支部书记方科曾是村子发展和治理工作开展的带头人。方科带领龙黄村“两委”干部打破传统村级党组织架构,按地域涵盖范围,以区域化党建思维,采取“公司党组织+村级党组织+合作社党组织”的方式,成立竹艺新村党支部,把原住民、新村民、商家联盟等各类群体和组织中的13名党员纳入新村党支部管理。并依托党校、川西林盘培训学院、微党校等载体,实施青年人才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等计划。目前,该村扶持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1584人、乡村工匠1100余人、文化能人30余人、非遗传人5人。

在党支部的引领下,竹艺新村引进清华、同济、等国内外专家团队,用现代创意、艺术设计,挖掘竹编、棕编等非遗文化资源,吸引爱马仕设计师、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等100余名创意人才入驻。竹艺村依托优质粮油、竹编藤编等特色农副产品,设计开发了富有创意的旅游商品,推出稻虾藕遇、丁知竹等特色品牌。“我们的竹编远销英国、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并且还不断地从国外拿订单回来。”竹艺村的村民自豪的说。

这只是崇州市红色引领绿色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以白头镇五星村为代表的农商旅融合生态圈,通过“传统党组织+社会资本+村集体+农户”的“区域组团”形式,通过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量化,工商注册荣华五星股份经济合作社,建成五星春天酒店,控股兴办农村党员教育学院、城乡统筹研究院,与省委党校及多个省内外地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一年多来承接省内外100多期13000多人次的培训,营收达到600多万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200余元。以华川农业生态公司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以“公司党组织+村级党组织+合作社党组织”的形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推动成员单位抱团发展,建成天府国际粮仓总部。

崇州市从体制上打破传统纵向控制为特征的“单一党建模式”,由自上而下为主转为纵横交错、交叉融入的工作模式,构建起以产业生态圈区域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小微党建服务型、党员理事协商型为特征的党建综合体,促进党组织上联党委政府、中推产业抱团,下联会员群众、外联优秀人才,横向联合做大产业规模、纵向联通整合产业链条。

近日,全省乡村振兴大会在成都召开,进一步强调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并指明了方向,崇州市也将积极践行使命,推动全省乡村振兴大会精神在崇州落地生根。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