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铸勋章 精准见实效——工行扶贫在路上

2018-10-17 09:56:2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邓强

在精准扶贫的路上,中国工商银行四川分行大力发扬“绣花”精神、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在贫困地区培植优势产业、探索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结合的新机制,逐步探索出多元的产业发展模式,使多个贫困地区实现了增收脱贫目标。

在凉山

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是中国青花椒第一县,产业优势明显,却长期受到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因素影响,发展滞后。2016年,工行立足金阳县资源优势,投入扶贫资金100万元,在金阳县马依足乡打造500亩“青花椒高产高效林标准化示范基地”。基地建立后,每亩青花椒增收1950元,林下套种白魔芋每亩增收3500元,合计每亩增收5450元,可带动该乡169户731人增收致富,惠及贫困户35户162人。

金阳县的彝族群众正在采摘青花椒

金阳县丙底乡丙底洛村大棚蔬菜产业园也是工行信贷支持200万元的产业扶贫项目,以“公司+合作社+农民”的模式运营,全村1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为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员。截至今年3月底,该合作社累计产出并销售各类蔬菜48.68万斤,累计销售额105.38万元,实现纯收益15.54万元。

丙底洛村大棚蔬菜产业园

在达州

工行达州分行派驻渠县平安乡福安村“第一书记”徐林为为实现全村贫困摘帽目标,邀请渠县硕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到该村落户,投资开发蜂蜜、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后来又引进四川恒辉制衣有限公司到村落户,利用原村小学废弃校舍开办制衣车间,实现了近40人在家就近务工、务工务农两不误的目标。

李兴柯原是工商软件开发中心北京研发部的架构师,2017年9月他离开北京到四川达州市万源县茶垭乡李家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旧院黑鸡是一个肉蛋兼食型品种,工行从2016年开始就投入500多万元在万源发展黑鸡扶贫产业,三年来累计发放30多万只旧院黑鸡苗,惠及32个贫困村2855户8067名贫困户,年度人均增收1000元。为降低成本,给李家沟村贫困养殖户谋取更大的收益,李兴柯以软件架构师的思路,按照软件开发的流程,从预算、论证、原型论证这些做起,研究收购、宰杀,包装、保鲜、快递运输等种种环节和流程。最终探索出独特的“贩鸡”模式,为贫困户带去了近35万的黑鸡款收入,除去中间宰杀、包装、运输等成本,还为村集体直接获得了15万多元的集体经济收益。

为贫困户养殖的黑鸡称重算账

在巴中

在巴中市南江县,黄羊繁育及养殖产业模式颇有特色。据工行扶贫干部娄可伟介绍,2016年工行在总结过去多年产业扶贫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实施“工行+政府部门+村两委+龙头企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贫困户”的“借羊还羊”精准扶贫模式。工行投资购买的能繁母羊捐赠对象由贫困户个人改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各村将黄羊借给有养殖能力和经验的贫困户饲养,产出的小羊归贫困户所有,所借母羊两年后归还合作社,村“两委”将母羊继续安排给其他农户养殖,村集体把获得的收益向全体合作社成员分红。该创新模式带动了贫困群众等多方发展黄羊产业。同时还建立了工商银行与农业局、专业合作社等分别保资金投入、技术指导的“七方共保”机制。产业直接惠及134户贫困户856人,并间接使加入贫困村合作社的3425人受益。

南江县养殖的黄羊

类似模式在通江县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通过实施“绿色生态养殖、种植”项目。工行捐资650万元,采取“工行+政府扶贫部门+村党支部+龙头企业+建档立卡贫困户”的“4+1”发展模式,在通江县贫困村实施巴山土猪、空山黄牛、肉兔养殖、中药材种植等项目,取得了不错的产业增收效果。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产业扶贫项目的受益贫困户就超过2200户,户均增收超过3000元,广受贫困群众的好评。

2017年6月份,工行与四川省签署了电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依托工行融e购电商平台,共同探索创新电商扶贫新模式,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品销售、特色资源开发,并对入驻融e购电商平台的商户提供资金支持。目前,工行在四川定点扶贫4县市(南江、通江、万源、金阳)已有多种商品在融e购上线,实现销售额近2100万元,精准带动了农户增收。

在乐山、南充、广元等贫困地区,也都活跃着工行扶贫干部忙碌的身影,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

乐山市峨边县五渡镇胜利村是省定贫困村,过去是传统养猪大村,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传统养殖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工行乐山分行驻胜利村“第一书记”潘利在全方位市场考察和调研后,最终选择了瘦肉率为65%的加拿大新加系3G种猪,该猪适应四川气候,尤其适合山区养殖,通过科学繁育和技术指导,产仔率几乎在99%以上。2016年6月,工行乐山分行员工捐资21万余元,为胜利村建设了生态养猪场。截至2018年4月,胜利村在育种猪29头,存栏528头,实现销售收入20多万元,盈利5万多元。

2017年开始,工行四川分行南充分行驻檬子垭村 “第一书记”陈茂江依托县农业局,经过反复考察论证,寻求多方资金支持,最终在对全村土地进行田土调型,山坡地整理的基础上,建成了1100多亩的晚熟柑橘产业园,新建30亩蔬菜大棚。晚熟柑橘产业园由村里的两家合作社经营管理,园内的就业岗位优先考虑贫困户和村民,通过“农户+合作社”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及村民土地入股分红、园区务工等方式持续增收。

广元市剑阁县吼狮乡地处剑阁县南部,经济发展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在工行四川分行驻村“第一书记”陈云华的带领下,吼狮乡来龙村在2016年投产黑木耳养殖,每年产值超过2万元。2017年,村里还种植了60亩海椒,并成立了来龙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村上还栽了200亩2万株优质柑橘。

产业扶贫作为重要扶贫手段,着眼于切实帮助贫困户提高自我发展、自主脱贫能力,推动扶贫工作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真正实现了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在产业扶贫之外,工行还结合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等多种扶贫模式为贫困地区拔除贫根,实现脱贫目标,巩固脱贫成果。

解医疗难题

今年八月下旬,由工行冠名捐助的“健康快车”火车医院开进了巴中市火车东站,免费为1200名巴中地区的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健康快车”公益项目由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发起,旨在救治贫困地区的白内障患者,帮助他们恢复视力、重见光明。此次“健康快车-工商银行巴中光明行”公益活动由工商银行捐赠400万元资助,在2018年8月至12月期间,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选派的专家护理团队,会同巴中市眼科专业的同仁们,为本地区1200例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

工商银行“健康快车”如期驶入四川巴中东站

送金融服务

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当地没有工行网点,工行通过3G通讯方式将金阳县的异地终端接入工行网络,构建起与实体营业网点同样的业务环境,第一次将工行的产品和服务带到金阳。工商银行丙底乡助农取款点于2016年11月建成,设立在村民吉布有火的商铺,截至今年三月底已累计取款673笔,金额5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取款难的问题,进一步拓宽了为贫困农村群众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渠道。

针对达州渠县平安乡无金融机构的状况,工行达州分行驻渠县平安乡福安村的“第一书记”徐林积极寻求工行渠县支行的大力支持,终于在2016年初在村卫生室建立起了金融服务便民点,免费为广大村民办理福农卡,使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好银行业务,为提高村民金融风险防范水平,他还积极邀请工行渠县支行青年员工前往福安村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向村民传授假钞识别和反电信诈骗的金融知识和技能,切实提高村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圆求学梦想

2016年,工行投入12万元,捐赠电脑105台,在金阳县丙底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德溪乡双龙坝中学捐建2所电教室,支持当地开展信息化教学。通过“金融暖阳、助梦启航”“工耕山村,砥砺前行”“追逐梦想,志在远方”等主题活动,资助金阳县110名优秀贫困大学新生大学启航,激励金阳中学200名优秀高中生追逐大学梦想。

工行浇灌的教育之花同样盛开在巴中市,2017年,工商银行无偿捐助170万元,扶持通江县、南江县两地教育。一是开展“启航工程—贫困大学生资助”项目,对考入本科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每人每年资助5000元。二是开展“烛光计划”“山村教师培训”项目,每年评选100名优秀乡村教师,每人奖励2000元;每年挑选100名教师到成都、重庆等地高校进行培训。累计表彰了800余名贫困大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扶贫助教工作体系。

工行捐赠给通江县陈家坝小学的乒乓球桌

工行始终坚持“扶贫先扶志,治穷先兴学”工作方针,23年累计捐资1939.72万元在定点扶贫地区开展了一系列扶贫助教活动,为贫困地区修建校舍、宿舍、厨房,捐赠配套教学设备。

工行的扶贫工作涉及产业扶贫、卫生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等方方面面,是全方位而深入的切实行动,在扶贫道路上,工行人始终不忘初衷,踏实前行。( 汪萌菲)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