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李天洋 马锦萍 记者 钟帆)11月16日,记者从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获悉,双流区順长园食品厂“煤改电”锅炉项目正式改造完成,这是川内目前首家完成“煤改电”项目的卤制品加工厂。这对成都市进一步普及电能改造,倡导节能降耗,降低大气污染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顺长园食品厂坐落于双流区永安镇,主要从事卤制品的加工和销售。据工厂负责人刘洪兴介绍,自2005年建厂以来,工厂一直在使用传统的煤锅炉生产。受限于当时的设备技术,长期使用煤锅既给厂内生产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也给周边的居民生活造成了相当的困扰,因生产环境导致的居民投诉一直是刘洪兴的“心头病”。
2017年,成都市大力推行低碳发展战略,相继推出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和“防污治霾”十条。按照绿色环保发展要求,市区及周边地区无法达到整改要求和无污生产的企业都要依法关停。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污染问题,在行业发展中占领先机,刘洪兴下定决心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8年4月,经过周密的前期准备,刘洪兴正式提交了高压新装用电申请。接到用电需求,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迅速派遣工作人员前往现场查勘,快速办理用电申请,积极对接政府部门,协助客户完成电费优惠政策申报。
2018年8月,刘洪兴厂里新上了专用变压器,食品厂至此换上了“绿能心脏”。11月,食品厂订制的高功率锅炉全部安装完毕,厂里生产环境由里到外焕然一新,刘洪兴的工厂宣告全面复工。电能改造完毕后,食品厂生产车间变得干净整洁。同时,刘洪兴曾经算了笔“小账”。实施电能替代后,自己的工厂享受了相关优惠政策,商业电价由原先的8毛5降低到了4毛以下,每月能够节省约2万元的电费花销,一年下来刘洪兴就少了近24万元的支出。除了电费优惠,刘洪兴工厂还实现了产能提高。实施改造前,工厂卤制板鸭生产车间能够一次性加工300至400只板鸭,耗时约4至5小时。实施改造后,笨重的煤锅炉换成了轻巧的电锅炉,生产车间面积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车间现在能够一次性加工700至800只板鸭,而耗时降到了3至4小时。
实施电能替代改造后,刘洪兴的同行朋友曾多次组团前来实地考察项目可行性。在多番询问和思考后,开始着在自己的工厂实施电能替代改造。
(图片由国网天府供电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