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新闻网丨巴山大峡谷:为百姓铺就脱贫大道

2018-12-07 11:20:59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编辑:林霜

aeaedfd1f5b915f475a99d84c0b8226.jpg

  航拍巴山大峡谷部分景区 徐梦宇 摄

  巴山大峡谷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宣汉县境内,属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旅游景区、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薅草锣鼓所在地,是四川全省全市旅游脱贫重点项目,在巴山大峡谷景区开门迎客以来,其经济辐射带动下,周围的群众开始迈上了幸福大道。

  巴山大峡谷独特的生态褶皱地貌,连绵起伏的峰丛岭脊,远古巴人的遗风民俗,五彩斑斓的青山绿水,让人流连忘返,美不胜收。被众多专家学者誉为:“岭脊峰丛甲天下,峡谷秘境醉人间”,旅游开发潜力巨大。景区现有重点保护动物23种,巴山大峡谷更是植物资源宝库,有高等植物40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崖柏、红豆杉、水杉、银杏等名贵中药材有金银花、百合、柴胡、党参、当归、石斛、五倍子等,因此享有“中国药乡”的美誉。

936217a19e8c7b248a95f437ddd4aa4.jpg

  巴山大峡谷一角。德庆占堆 摄

  2015年,宣汉县委、县政府立足巴山大峡谷片区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和厚重的历史人文优势,同时又是宣汉县重点贫困地区的现实,决定将巴山大峡谷旅游扶贫开发作为“开发扶贫”战略的主战场,作为宣汉县委、县政府的“头号工程”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宣汉县第十二届五次党代会确立了实施“兴工强县、开发扶贫、全域旅游”三大战略,以旅游扶贫开发带动扶贫攻坚,促进区域整体发展,确保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8年8月28日,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正式开园。充分发挥旅游业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特点,实现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引导农民由分散的个体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以开发促产业助增收”的山区旅游脱贫新路子,真正让穷区变景区、景区变富区。

  因而,巴山大峡谷成为直接带动片区102个贫困村退出、9万余名贫困人口脱贫的关键项目。景区建设期间,在70余个建设工地吸纳2000余名贫困群众务工,人均年增收2.5万元以上。当地还将景区开发的土地、林地等资源折价入股,涉及的6500余名贫困群众获得人均年固定收益300元以上,景区建成后拿出门票收入的10%按“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方式进行分红,上市后实行持股分红。

f4c1b6f0f32fa7091ef3d2e9cc72e45.jpg

  巴山大峡谷保洁员闫 召正在清扫景区道路。德庆占堆 摄

  谈起当地群众的生活现状时,67岁的保洁员闫 召说:“岁数大了工地上不好找工作,只能靠微薄的农作务收入,但是巴山大峡谷景区对外开放以来,自家门口就业,而且每个月也拿到固定的工资,生活开始有了起色。

  责任编辑:索朗扎西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