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非遗传承”——寿安镇2018年非遗进社区暨民间艺术欢聚展演

2018-12-26 13:51:1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彭焘

为了激发蒲江县寿安镇城北社区党建工作活力、增强社区居民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彰显非遗的传统性、民俗性、民间性、艺术性、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2018年12月25日上午9:30,由蒲江县寿安镇人民政府、蒲江县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蒲江县寿安镇城北社区主办,成都九九爱公益发展中心承办,寿安镇社治办、寿安镇文化站为指导单位的“寿安镇2018年非遗进社区暨民间艺术欢聚展演”活动在蒲江县寿安镇城北社区街心花园开展。

广大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

在志愿服务中实现价值自觉,成为志愿服务事业的引领者,不仅是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是一种彰显“红色正能量”的向善之举。社区的党员志愿者们顺应需求,通过个性化、专业化、精细化、可持续的服务,真正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避免变成为服务而服务,重形式和数量,忽视效果的“假志愿者”。

让社区居民了解非遗

川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分小生,须生,旦,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小生丑角、旦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2006年5月20日,川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遗进社区活动,让我们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这么精彩的表演,真是太好了!”当天,城北社区的居民李姨特意通知了同样爱好戏曲的朋友们一起参加活动,看到如此精湛的表演,她十分激动。

让文化服务更细致

整场展演在变脸吐火拉开了序幕,川剧变脸、吐火绝技……在艺术家精彩的表演下,全场气氛十分热烈。随后,川剧经典剧目《桂英打雁》演绎了一出古代巾帼英雄的故事,展现女性的豪情壮志;《陈林救驾》再现古代英雄舍生忘死救忠良的故事;《杀狗劝妻》则讲述了坏媳妇变孝媳妇的故事,传播社会正能量。诙谐娱乐传统喜剧《拜新年》,掀起整场节目的又一高潮。整场演出,诙谐幽默而又极富民俗特色的语言、字正腔圆的唱腔让观众一饱耳福,围观的观众对演员们的表演颔首赞许,喝彩声此起彼伏。

让更多人关注非遗文化

本次 "寿安镇2018年非遗进社区暨民间艺术欢聚展演 " 活动以社区为纽带,提高社区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加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并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唤起全社会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加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来往,提升社区居民对于社区的归属感与幸福指数。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