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圈发展,看成都消费水平提升

2018-12-20 11:50:3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田珊记者:陈昶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陈昶 实习生 邱嫣然)成都商圈发展变化,是四川经济腾飞的一个缩影。地处中国西部内陆,成都商圈缘何吸引众多国内外品牌商家,提升和拉动成都的消费能力和水平?以真实商业事件为坐标,以数据为尺度,川报全媒体集群MORE大数据工作室为你讲述成都商圈的变化,管窥40年来四川经济发展的轨迹。

改革开放初期,成都只有人民商场和红旗商场两大商场,春熙路-盐市口商圈初露规模,柜台前人山人海。1986年荷花池批发市场始建,成都商圈走上发展之路。一段时间,到荷花池“进货搞批发”成为川商勤劳致富的重要途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成都先后培育了春熙路-盐市口、骡马市、攀成钢、建设路、红牌楼和天府新城六大商圈。各大商圈的形成,进一步推动和提升了成都的消费能力。以成都春熙路-盐市口商圈为例,2017年总营收13.6亿元,狂揽1290万客流。

在第一财经周刊发布的《2018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显示,成都以16家大型购物中心的数量,在新一线城市中拔得头筹。成都拥有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总数仅次于北京、上海,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商业“第三城”。从品牌入驻趋向看,国际知名品牌最青睐的新一线城市,成都位列首位。在西部城市中,成都为何成为国际大品牌入驻的首选?数据显示,随着成都人消费水平的提升,让多个一线大品牌成都门店的销售额,常年名列前茅。

成都的消费能力到底有何变化,一组数据可以证明。据《成都市荷花池市场商圈研究报告》显示,荷花池批发市场成立初期,日成交额1000万元。32年后的2018年,“双十一”当天,四川网络零售额超180亿元,这相当于一天之内买空1800个曾经的荷花池。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