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宜/文
据媒体消息,截至2018年12月底,四川省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的1252个生态环境问题已整改完成1163个,整改完成率达93%。这是四川省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的又一举措和成果,让人倍感欣慰。
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要求,四川省各级党委政府知耻后勇,力行立改,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较短时间内整改完成就是很好的例证。更重要的是,通过整改工作,我省各地在作决策、办事情、谋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在经济发展新方位中统筹协调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变为生动实践。
从对各地的督察反馈整改情况可以看出,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关键在于理念的转变。要扭转以拼资源换增速、先污染后治理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要走出发展与保护割裂对立的认识误区;要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朴素道理;要提高尊重自然规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不是老生常谈的小问题,而是必须解决的大课题。被督察地方要真正将接受中央环保督察视为一种契机,结合督察反馈意见,多反思为何中央强调的理念在落实过程中偏了向,在执行过程中走了样,在操作过程中变了形。越是经济相对落后越要保持绿色发展的定力,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大越要增强绿色发展的决心和勇气。
具体到自然保护区,四川各级个部门必须继续动真碰硬,扎实推动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严守法律底线,严格处置程序,严肃追责问责,不断健全自然保护区省级天空地一体化监控平台,确保防控到位、查处到位、整改到位,不断改善四川省生态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