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彭瑀珩)4月26日下午,由成都市金融监管局主办,成都市经信局、人行成都分行营管部协办的成都市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对接暨投资促进会在高新区孵化园举行。多家银行、保险公司、融资担保、融资租赁以及创投机构,与百余家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台资企业面对面对接。会上,中国农业银行等5家银行还与12家企业现场签署总金额达1.2亿元的融资协议,通过政府搭台、资本对接,助力破解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激发民营企业活动力和创造力。
为破解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成都市相关部门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搭建了交子金融“5+2”平台,构建中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融资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普惠性和服务质效,为本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创新创业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差异化服务,为实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
据成都市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周努介绍,当前,成都市金融业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截至2019年3月,全市共入驻各类金融企业2500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100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7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17家。全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95万亿元、3.43万亿元,同比增长6.7%、13.0%,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360亿元,同比增长7.7%。实现各项保费收入389.76亿元,证券交易额2.45万亿元,“当前已经建立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吸引更多风投、创投机构聚集,信贷融资规模持续扩大、直接融资金额不断提高、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源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集聚,有力地服务了成都实体经济发展。”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管部副主任杨道法表示,各家金融机构在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要尊重市场规律,坚持精准支持,“防止盲目支持、突击放贷”,增强对未来金融风险的防控能力。他表示,通过政银企担“几家抬”协调推进,解决好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共同促进民营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推动成都高质量发展。
会上,建行四川省分行还从基于金融科技破解小微群体融资难题,建立梯度培养机制、助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压降融资成本、为民营企业发展减负三个方面详细分享了该行在支持成都市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方面的措施和成效。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成都全市民营企业贷款余额6618.91亿元,较年初增长150.15亿,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359.93亿元,较年初增长247.97亿元。成都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融资对接活动进一步推动了金融机构对成都市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服务质量的提高,引领金融机构将更多资金和资本投向实体经济,筑牢成都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注入资本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