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知识经济趋势的发展,女性在劳动力市场参与度和存在感越来越高。适逢一年一度的母亲节,智联招聘9日发布的《2019年职场妈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职场妈妈事业信心指数为3.29,略高于职场女性整体的事业信心指数;同时,近8成的职场妈妈带娃都是亲力亲为,平均每天投入家庭3.17小时。
职场妈妈事业信心指数为3.29 略高于职场女性整体的事业信心指数
在广泛大众的直观判断中,职场妈妈生娃后重心会向家庭倾斜,事业自然让位,但本次调研结果显示,相对于未婚女性及已婚未育女性,职场妈妈事业信心指数为3.29,略高于职场女性整体的事业信心指数, 3.28。事业信心指数代表个人对自身职场发展的信心,其中事业信心指数最低的是已婚未育女性,仅3.12。
与事业信心指数的趋势一致,信心最弱的已婚未育人群对升职不抱希望的比例最高,占40.6%;其次是职场妈妈人群,对升职不抱希望的比例为39.5%;未婚人群最乐观,对升职不抱希望的比例仅为30.4%。
在工作上,职场妈妈自我认可评分为3.61,在职场女性群体中分值最低,可见,虽然她们对事业前景的信心不差,但对自己的工作表现仿佛不太满意,自评环节中,已婚未育女性自我认可度最高,评分为3.69,通过对比,已婚未育女性的外归因心态比较突出,虽然对事业的发展的期望值不高,但对自己的表现却满意度较高。
对于未来三年的职业规划,职场女性群体普遍选择了“可以独当一面,接受更多工作挑战”,女性整体自强追求独立对态度彰显,但排在第二顺位的追求却产生了分歧,未婚女性更侧重“明确职业发展路径”,已婚未育女性及职场妈妈则更侧重“职业趋稳定,侧重家庭”,显然结婚生子这一人生阶段对时间和精力的平衡提出了更高要求。
88.8%的职场妈妈将业余时间用在陪伴家人方面
工作上斗志满满,职场妈妈们的生活也不轻松,88.8%的职场妈妈将业余时间用在陪伴家人方面;已婚未育人群则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兼顾休息娱乐和陪伴家人;未婚女性的业余时间主要用于休息娱乐。
相应的,基于养娃和陪伴家人的双重需求,职场妈妈平均每天投入家庭的时间为3.17小时,已婚未育女性平均投入家庭的时间为2.68小时,而未婚女性平均只有1.92小时。
子女教育抚养/教育是职场妈妈最普遍的收入分配途径,而未婚女性和已婚未育人群则主要用于吃喝玩乐享受生活。居住支出也是一比不小的开支,房租或者房贷是三类职场女性均需要负担的家庭支出,其中,更多已婚人群将收入分配在房子上。
调研数据显示,近六成职场妈妈带娃方式是“白天父母带,晚上自己带”,这部分职场妈妈比较辛苦,下班后还要无缝衔接进入带娃模式;还有15.2%的职场妈妈完全自己带娃,付出的精力更多,除去22%职场妈妈把孩子交给父母外,总体来讲,近8成的职场妈妈带娃都是亲力亲为。
虽然带娃辛苦,但职场妈妈的生活满意度却是所有职场女性中最高的,分值为2.87,其中单身职场女性的生活满意度最低,单身女性虽然没有婚姻和养娃的束缚,充分享受自由,但却需要一个人独自面对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承受的压力无人分担,满意度有待提升。
养娃太贵 一半以上的职场妈妈表示不想生二胎
对于生育一孩的职场妈妈,一半以上的职场妈妈表示不想生二胎,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四成职场妈妈想生但不敢生,是什么原因在威胁这些妈妈们的生娃勇气呢?
数据显示,不敢生娃的妈妈们主要担心“养娃成本太高,负担不起”,占比84.6%,看来阻碍人口生育的最大原因还是经济压力。
调查数据显示,只有8.22%的公司设有母婴室,企业不仅没有职场妈妈关怀程度还不够,甚至连基础设施建设也严重不足。
除此之外,有4成的职场妈妈反映没有享受法定的产假和哺乳假,这也意味着在劳动法规定范畴内的权益也没有得到全面保障,在经济压力之外,雇主对职场妈妈人群的冷漠也在给女性生育施加压力。
基于自身的困境,职场妈妈们最期望得到的支持是公司关于亲子福利和晋升制度的改善。企业除了提供定制化的人文关怀,帮助职场妈妈平衡育儿压力,也应该扫除性别或生育歧视,给职场妈妈和职场女性健康公平的发展制度,让她们想生也敢生。
智联招聘CEO郭盛表示:除了女性的孤军奋战,外界的生育环境不够友好、养娃的经济负担、企业的制度不够完善、基础设施的缺失等问题仍在凸显,在生育率成为国家关心的头等大事、女性追求个体独立的时代,应该通过政策引导、社会支持、企业制度变革等手段卸除压在女性身上的生育压力,让职场妈妈多一分从容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