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愿离开的城市。17日,2019国际商务体验行第一期收官之日,看着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的回顾视频,五天的行程历历在目,一一在脑海闪过,30余位德国嘉宾诸多感触涌上心头。“在天府绿道,我看到成都的公园城市表达;在‘中国-欧洲中心’,我看到蓉欧合作的广阔前景;在天府新区规划馆,我看到成都经济发展的动能澎湃。美丽的成都风景,温暖的成都情怀,开放的成都格局,期待来日再会!” SoftMining 科技公司总经理斯蒂芬.皮欧托感叹并期待着。
4个项目现场签约
中德最大应用型工业创新人才合作平台落地成都
欢快的音乐声中,在市商务局负责人、成都优秀企业代表以及30余位德国嘉宾的共同见证下,4个项目迎来现场签约。这4个项目分别是:北京德信合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与蒲江县教育局签订的德国司代普西南中心暨工业4.0双创中心合作协议、德国亚琛青少年活动中心与成都会展联盟共同签订的赛事宣传合作协议、德国CAC成亚职业培训教育公司与时尚美食协会共同签订的中德烹饪人才双向交流协议、德国CAC成亚职业培训教育公司与成都美食之都产业商会共同签订的中德烹饪人才双向交流协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番签署的德国司代普西南中心暨工业4.0双创中心合作协议来之不易,凝聚了多方努力。“为完善高端创新人才和产业技能人才‘二元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我们主动对接,成功促成德国司代普创新中心联合德国慧鱼集团、德国阿伦应用技术大学等机构,引入德国工业4.0应用技术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及教学设备,联合建立‘工业4.0双创中心’。预计投入3000万元的这个项目,未来建成集人才培养、生产销售、产品研发生产、创新人才交流为一体的中德之间最大的应用型工业创新人才合作平台,为中国制造2025培养应用技术型创新人才。”对于堪称蓉欧合作代表项目的合作,蒲江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成都国际版图不断拓展
大港区现场推介引发关注
今日上午的总结暨签约仪式上,来自青白江区商务局对大港区的一番推介,引发了现场嘉宾的重点关注。青白江区商务局副局长乔沛姝介绍说,大港区是成都正在加快推进的金青新“一带一路”大港区的简称,它的总体定位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支撑省市全面立体开放、带动成都北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国际化大港区。加快大港区规划建设,将进一步推进金堂、青白江、新都一体化发展,造“城北核心增长极”。对于成都北部区域而言,这将是一次改变千年发展格局的重大机遇。
“为什么成都会提出这一战略?这将为成都带来怎样的机遇?我们又该如何从中寻找合作机会?”在场德国嘉宾一连问出多个问题。面对他们的提问,乔沛姝娓娓道来,她表示,近年来,成都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置身全球发展坐标,成都国际版图不断拓展,作为西部发展高地,成都正联袂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加快与广西等地共建南向通道,持续拓展“蓉欧+”国际班列货运网络。全新的经济框架下,成都去年底首次提出“大港区”概念,打开了北部发展的想象。“在这一重大机遇面前,我们热忱欢迎各位与我们携手合作!”
在场的德国企业代表一边听着推介,一边不约而同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又一次让我加深了对成都的认识!这个‘大港区’未来必将充满机遇!”德国咨询公司克里斯托弗·外嘉腾内尔这样表示。
“绿”动天府
期待来日再会体验蓉城魅力
5月13日至17日,为期5天的国际商务体验行活动,安排了包括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政府官员等多层面的1场互动课程和覆盖我市6个区(市)县的7个点位考察,邀请了60余家在蓉投资的外资企业及成都本地企业进行洽谈。全方位、多维度、多层次的精准对接,让远道而来的德国嘉宾感受到来自成都的发展速度与合作机遇。“成都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令我惊叹,我十分看好德国与成都绝佳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合作前景。”亚琛工大能源协会总经理简.埃里克黑根如是说。
进行商务活动之余,这些德国嘉宾还品尝了成都的美食,观赏了成都的美景。而最让他们感到流连忘返、印象深刻的,还是天府绿道。“天府绿道上,随处可见成都市民散步,或者三三两两地游玩。这里一定是他们休闲放松的好去处!”“凸显生态价值的同时,还把文创考虑进去,让成都文化最大化地发挥价值,这是天府绿道最吸引我的地方。”“生机勃勃的绿色植被,让城在绿中,城绿相融。公园城市成都‘绿’动天府,让人难忘!” 5天的活动中,他们的赞美声不绝于耳。
5天的2019国际商务体验行已经画上圆满的句号。不少嘉宾都表示:通过此次国际商务体验行活动,认识到一个真实、立体、开放的成都,双方沟通、交流、合作的桥梁定会愈发坚固。5天的成都之行,充实而有意义,自己已经喜欢上这座城市。回到德国后,将向身边的企业家朋友、家人推介这座极具魅力的城市,期待来日再聚蓉城。文 张艳 图片提供 成都市商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