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参加门槛 扩大参赛范围 四川健运会健身气功比赛落幕

2019-07-19 12:46:5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覃贻花

四川在线消息(周育恩 记者 薛剑)四川省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健身气功比赛于7月19日在德阳市中江县迎来第三比赛日。这是本届运动会第一个开赛的项目。短短4天的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川17个市州的48支参赛队及个人,共计403人参与比赛。参赛规模,参赛人数均创下了近年来四川省举办健身气功比赛的新高。这大大出乎赛事主办方——四川省体育局、四川省体育总会的预期。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比赛真正做到了赛事的举办目的:“全民参与、全民运动、全民健康”。

开门办赛 彰显大众性

“既然是全民健身运动会,我们就是要让全民参与、全民运动、全民健康。”四川省群体处处长徐庆愿说。按照这样的办赛的思路,作为本届四川省全民健身运动会的第一个比赛项目,健身气功首先降低了比赛门槛。在项目设置上,确定由国家体育总局审定推广的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十二段锦、马王堆导引术、大舞、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太极养生杖”九种普及功法,此外还设置了适合年轻群体习练的四套竞赛功法,这让上至耄耋老人,下至豆蔻孩童,都能够在本次比赛中找到自己的“舒服的位置”。据赛事主办方介绍,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健身气功的积极性,始终是健身气功推广工作的核心要素。因此,本次比赛搭建了广泛参与平台,突出以站点练功群众为参赛主体,扩大练功群众的参与面。在参赛的317名运动员中,有228名运动员是首次参加省级比赛活动,占参赛运动员数的71%。而参赛者中,年龄最大的65岁,最小的只有9岁,将“全民参与”的宗旨落到实处。更为重要的是,为了淡化本次比赛的竞技性,赛事主办方在奖励机制上也颇费心思。共设置了:集体赛(共95项次)一等奖17个;二等奖26个;三等奖36个;优胜奖16个;个人赛(520项次)一等奖35个;二等奖60个;三等奖50个;优胜奖375个,让每一名参赛者都能满意而归。目前,在已经结束的集体赛中,48支参赛队中35支有奖牌进账。其中,站点组成都、攀枝花代表队收获颇丰,获得3个一等奖;行业组中阆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和三台县宋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获得2个一等奖;少年组的两个一等奖,都被巴中市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收入囊中。

群众基础好 四川健身气功有特色

“我们平时工作忙,没有那么多运动的时间。但每天早上起来利用半个小时练练健身气功,锻炼锻炼身体,感觉挺好的。”在绵阳某企业上班的刘莉莎是一名标准的85后,每天朝九晚五加上不时的加班,让她的锻炼时间变得很少。半年之前,她开始接触健身气功,没想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次听说四川省体育局举办了全民健身运动会,设置了健身气功项目,她特意赶到了中江,来与全省的健身气功爱好者交流切磋。据四川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的专家介绍,健身气功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依托中国传统医学的养生理念,将肢体运动与呼吸吐纳、心理调节有机结合,具有抻拉筋骨、疏通经脉气血、放松身心的作用,因此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以此次健运会健身气功为例,四川省21个市州有17个市州都报名参加了此次比赛,而且参赛者不仅有大家经常看到的退休人员,还有公务员、职员、教师、学生、工商业者……涵盖了各个行业。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比赛中,还有不少藏、彝、回、白等少数民族选手参赛,这也是近年来的第一次。不仅如此,在本次比赛参赛的参赛人群中,还有28名农民或农民工参与其中,广泛分布在17支队伍中,更加体现了健身气功在四川省的普及状况。

事实上,四川的健身气功推广普及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科学文明健身、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四川省社会体育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健身气功交流及赛事活动来调动群众参与健身气功的积极性,有力促进四川健身气功运动的发展和竞技水平的提高,为健康四川建设发挥积极作用,用实际行动落实好《健身气功行动计划(2019-2021)》,走好健身气功传承发展路。(图片由四川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