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9日电(中青网·中青报见习记者 赵丽梅)“今天不是解封吗,就想着自己去买热干面。”4月8日早上,武汉人汪豆豆(化名)久违的“过早”终于回来了。一早,汪豆豆的父亲就去早餐店买了4份热干面,父亲一份,她一份,弟弟两份,“过早”吃热干面成了他们庆祝“解封”的一个“仪式”。
“解封”当天卖了190斤热干面
这是时隔近80天,家里人第一次出门。汪豆豆表示,之前,社区也曾团购热干面,但是都没有今天的好吃,今天的和之前的都不一样,有“自由”的味道。“憋死了,终于可以出去了。”
汪豆豆上次出门还是2月21日,到超市囤货,买了一些日常用品和一堆吃的,之后就再也没出过门。当时,也没想到会封城,更没想到会封小区。汪豆豆说,武汉解封后,最想干的事就是去外面吃火锅,但是妈妈不同意,“还是担心安全问题”。
三镇民生甜食店(胜利街店)是武汉过早店的代表之一,它选择在武汉“解封”这一天开始营业。一位店员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4月8日,从早上6:30开始营业,当天一共卖了190斤热干面,具体多少碗没数过,但2斤热干面一般可以做5碗,算下来,大概有475碗。
在某点评网站上,“排队久”是这家店的关键词之一。之前,不少人说,在这家店排队太久了,“抢了5份”。店员表示,虽然昨天来吃的人比之前少了很多,但是总体还是不错的。另外,解封当天,“店里的三鲜豆皮、糊米酒、特色煎包,这几样都是卖得老好的”。
很多市民在催促热干面餐馆复工。在某点评App上,罗氏热干牛肉面馆(玫瑰街总店)在热干面这一类中排名第一。店长罗思偲已经复工,4月7日起,开始对店铺进行重新装修。今天,他发现,路上的车辆已经快要恢复到平日非高峰时期的水平。此前,他第一次出门的时候,开车跑了10多公里,看到的车不超过5辆。他说,“我每天要接40-50个电话,都是问店铺什么时候营业”。
社区团购订单在下降,意味着更多人选择到店堂食或到店自取。早在3月1日,罗思偲就开始做社区团购,即由社区的团长发起团购,30份起团,由店里统一配送到社区。据罗思偲介绍,这段期间,一天最多能卖出400份。而从3月27日开始,团购的订单量逐渐减少,一天平均在100份左右,最少的时候也就70-80份。这是由于随着武汉一些区域疫情风险评估越来越低,部分社区的店铺开始复工,人们可以选择到店吃或者到店自提。
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8日最新通报的市县疫情风险等级评估结果显示:湖北省维持无高风险市县;武汉市城区整体仍为中风险,但13个城区中低风险区已增至12个。
“武汉解封了,心里觉得很踏实。”罗思偲说,平时,心里总计划着4月8日这一天武汉解封。虽然,这个解封只是说在武汉的人能够陆陆续续外出,比如一些滞留在武汉的人返乡或者一些人外出工作。但这让我们觉得很踏实,感觉疫情得到了控制。武汉解封后,“最想做的事就是带快要满周岁的孩子出去玩,踏踏青,爬爬山,看看武汉”。
复工仍不易, “最担心顾客信任问题”
当前,武汉已经营业的热干面店还是少部分。记者先后询问了武汉多家热干面店铺,对方都表示还未营业。有人告诉记者:今年不做热干面了,还有人在等待小区“解封”,有人正在准备营业的路上,武汉街头的烟火气在逐渐回归。
50多岁的熊先生和妻子李女士已经做了30多年热干面了,他们的店铺名叫李记热干面,店铺周围有很多上班族,每天早上7:00-10:00是店铺的高峰期,能卖出1000-2000碗左右。总有人打电话问熊先生什么时候营业,熊先生回答,“在等小区‘解封’”。
然而,复工对于已经停摆了2个多月的餐饮企业来说并不易。罗思偲说,在疫情期间,消费者养成了在家吃饭的习惯,最主要的问题是现在大家都不敢出来吃。他相信武汉的经济会慢慢恢复,但也担心复工初期顾客比较少。“而最担心的是顾客信任的问题。”
罗思偲表示,之所以将店铺重新装修,一方面是想让店铺焕然一新,有个新气象;另一方面,也是对店铺进行全面的消杀,增强顾客的信任感。同时,也要改变餐厅的运营模式,将无接触的新式餐饮模式提上日程。未来,将会开发小程序,让消费者在路上就可以下单,到店就可取走,减少接触,不仅是对顾客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另外,在武汉卖热干面一定要走量。”罗思偲表示,武汉热干面平均在4元/碗,稍贵一点的5元/碗,一碗铺满牛肉的热干面大约14元/碗,不像北上广深,一碗面的价格能达到20多元。并且,武汉的早餐形式多样,做早餐的商家尤其多,如果不能数量上取胜,可能会亏本。
现阶段开店主要是想让店员们复工,毕竟,他们每天呆在家里收入也不高。罗思偲说,店铺装修需要花费7-10天,大概在4月中旬店铺就可以开起来了。“店面开起来以后,能覆盖员工工资就可以,其他的并没有想那么多。”
“今天的人比前几天多一点。”4月8日,蔡明纬(汉街店)的员工也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3月30日,餐厅正式营业,相比最初,营业状态正在向好。4月1日,一位网友在吃了蔡明纬的热干面后,写到:“武汉热干面复工了,一切开始苏醒啦。”
责任编辑:潘圆
流程编辑:张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