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昭化区:“痛点”变“赞点” 党风廉政建设得民心

2020-06-16 14:16:2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彭焘

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是研判反腐倡廉形势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也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状况的综合体现。

2020年以来,广元昭化区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开展问题“大收集、大排查、大整改”,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群众的真心“点赞”。

领导牵头、纪委督促、部门负责

构建全面从严治党齐抓共管“大格局”

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集全民之智、举全民之力。

对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该区高度重视,先后召开4次区委常委会、2次区政府党组会、5次专题会,专题研究部署、推动整改落实。

4月17日,广元市副市长、区委书记陈正永前往元坝镇杏花村、吴沟村专题调研党风廉政建设,了解群众存在的具体困难、查看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建议。各区委常委深入联系镇,切实解决困难问题。

该区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征集意见,建立“县级领导牵头、纪委跟踪督办、部门具体落实”整改机制,对重点问题实行包案化解、挂牌督办,构建起全面从严治党齐抓共管“大格局”,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目前,省委巡视反馈的11个方面118个问题完成整改108个,基本完成整改5个;对大光明公司非法集资案,该区成立工作专班,已累计完成356人3376万元的抵偿任务,占集资总额的64.18%;稳妥处理拣银岩街道卖棚改房问题,完成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配套100%,粪污资源化利用率85%以上;全区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圆满完成。

化解痛点、攻克难点、打通堵点

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清仓见底”

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化解是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的关键一环。4月以来,该区成立了6支脱贫攻坚现场督战队,进园区、进农户,紧盯脱贫攻坚中重点问题解决、干部精力投入、返贫监测预警、特殊困难群众动态帮扶机制落实等情况“硬核”督战、蹲点督战。

“我的危房改造款是5万元,为啥只打了3万3?”4月14日,第一现场督战队在元坝镇紫云村4社开展入户调查时,贫困户王成章反映的问题引起了督战队员的注意。

督战队员及时对接发改、住建等单位,进行详细核查。原来,该户在2011年已享受过17000元新农村建房补助,按照不能重复享受的政策规定,需退还已享受补助,因此在5万元建房补助里直接扣除了1.7万元。得知原委后,王成章打消了心里的不满:“终于明白为啥钱少了,原来是我不晓得政策”。

连日来,各督战队紧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着力发现问题线索。截至目前,已发现和收集问题107个,其中转案件线索12件,立案查处5件5人,转交相关部门办理问题意见95件。

“通过现场督战,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清仓见底,对发现的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坚决予以查处。”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罗武林说。今年以来,该区全覆盖集中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群众信访869件,化解818件。

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

持续正风肃纪优化政治生态

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折射的是干部作风,更是对政治生态建设的全面考量。

该区始终坚持把“严”的主基调贯穿工作始终,扎实开展“以案促改”,重点开展政商关系“亲而不清”、干部人情关系“异化变味”、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领域问题、“三重一大”事项违规决策、党员干部赌博敛财等6大专项整治和发改、住建、卫健、人防等重点行业领域系统治理。

2020年1至5月,全区纪检监察组织收集排查问题线索45件,立案查处24件24人,其中,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5件、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15件。

同时,该区狠抓感恩教育,举办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巡展,通过县级领导、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宣讲,教育引导群众知道惠从何来、恩向谁报。(姜德辉)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