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至16日,由四川省教育厅、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四川省赛组委会主办,四川省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吉利学院承办的2021年四川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暨“华迪杯”第14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四川省级赛通过两天的线上答辩、线下评审圆满结束。
5月16日,大赛现场专家评审会在吉利学院举行,会上,吉利学院执行校长阙海宝代表承办单位发言,他指出,吉利学院是世界500强企业吉利控股集团创办的普通高校,整体搬迁成都得到了北京大学、四川省、成都市的大力支持。学校正在努力发挥企业办校优势,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进行学科专业提升和教育教学改革,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为西部地区人才培养贡献力量。感谢省教育厅和大赛组委会的信任,吉利学院承办了本次大赛,这必将推动我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对于学校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吉利学院执行校长阙海宝
四川省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吉利学院智能科技学院院长易勇
吉利学院智能科技学院施一飞副院长介绍了大赛组织情况,并对参赛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四川省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事长梅挺代表四川省级赛组委会发言,他表示,在国家推动实施新工科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大背景下,计算机运用能力尤为重要。大赛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祝愿全体参赛人员能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吉利学院充分发挥吉利集团企业办校的优势,着力深化产教融合,瞄准全球科技成果产业化前沿,构建学科专业群战略布局,为大赛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支撑。
智能科技学院副院长施一飞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于2018年正式纳入教育部国家学科竞赛项目。本次大赛是四川省高校参赛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共有来自46所本科院校,22所高职院校,近1500名选手参赛,共提交作品1353件,其中本科作品1193件,高职作品160件,在12大类,41小类中展开角逐。最终将从获奖作品中精选30%推荐参加国赛。
为确保大赛的顺利进行,吉利学院从2021年1月开始筹备,期间多次召开校、院层级会议,并建立了官方网站、学院二级专题、设立了官方邮箱、教师群1个,学生群3个;4月,开始收集学生报名信息,圆满完成作品收集分类、秩序册、工作手册编制、知识产权保护承诺书制定、评委专家筛选邀请等一系列工作。同时选派92名学生志愿者参与服务工作,共接待赛务咨询3000余次,作品提交检查4000余次。
5月15日,来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高校的1500余名答辩选手分为34组在线上进行作品展示及答辩。各评审小组设有3位评委,均为省内高校选派的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和企业技术骨干。大赛共分为12个大类,每一个类别设立一套独立的评分办法,参照各自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采取分组定点,分内容占比,分指标评定的方式进行打分。组委会利用吉利学院智慧校园系统进行云监考和云巡考,全方位地实时查看每个答辩考场的比赛情况,保证比赛公平、公正进行。
参赛选手线上答辩
5月16日,赛事仲裁组、各评审专家组组长,对参赛作品进行了最后的奖次审定。评选出一等奖136件,二等奖271件,三等奖406件,大赛落下帷幕。
评审会结束后,评审专家及参访嘉宾在校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建校纪念林、汽车实训中心、学生餐厅,并来到新建的智慧教室,观看并讨论了吉利学院学生参与此次大赛的优秀作品,专家对我校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给予极大肯定。智能科技学院院长易勇介绍说,吉利学院在智能科技类专业上拥有较强的优势条件与广阔的发展空间,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完善的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能有效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吉利学院智能科技学院承接这次赛事,是一次全方位的锻炼机会,我们不但要参加全国其他高校的学科竞赛,也要主办学科赛事,让同学们主动融入、主动参与各种项目工作,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创新型,复合型,应用研究型的高级人才。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借此次华迪杯第14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赛事契机,吉利学院将在专业学科领域,深化教育改革,以人才发展需求为目标,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综合能力,为中国科技创造增添后备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