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书店里,住着旧时光——探访成华区毛边书局·桃蹊书院

2018-11-19 17:51:2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彭焘

“一本好书 一杯清茶”

“毛边书局”内大厅里的灯光很柔,对于书迷来说简直能窝上一天不出书院。进门几个胡桃色近三米高的书架上装满了形形色色的老旧书籍,书架是木质的,每一本书都在书架上优雅从容地立着,不纷繁不杂乱。书架按照书的内容将书进行了近二十大分类,共收藏书籍近十万余册,其中关于巴蜀文化和四川省各区县的县志共计2万余册。

说到巴蜀文化,不得不说下我们四川的川菜,书院最里面的书架上堆满了满满一书架的菜谱,其中川菜的印记尤为明显,光翻阅这些菜谱书籍的目录就已经够我吃几天的了,想必那个时候的菜就和记忆中儿时的味道一样,那么香,那么甜。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中,当屋外车水马龙、喧嚣不断时,行走在这充满了时光雕刻印记的群书之间,淘着一本本有可能比自己年纪还大的书,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这些旧书很美好,因为它完全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要不是包里的智能手机提醒着我,我真以为自己穿越到70、80年代。

作为一名父亲,一本《中国家教宝典》1991年版引起了我的关注,“家庭教育从古到今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家庭教育的好坏,关系到子女成才、家庭和睦与社会安定。中国古代家教就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正统观念。古为今用,不亦乐乎”。

淘到自己喜欢的书,寻一角落坐下,泡上一杯茶。品一口茶,看一页书,时间在那个时刻仿佛静止,书院里安静惬意的氛围,竟然让我浑身的“文学细菌”在一刻得到了挥发,完全沉浸在书海里不能自拔。

正当我沉浸在传统文化的熏陶时,手边的一把裁纸刀引起了我的兴趣,想必这就是翻看裁剪毛边书的裁纸刀。我起身,拿出了书架上一本“毛茸茸”的书,一边刻意模仿着先人们看书时的模样。我煞有介事的静下心来,用手上的裁纸刀,小心翼翼地边裁边看。当手中的裁纸刀切割书页时传来的“哗哗声”,真有种文人骚客的既视感。

“毛边书局”内还有一个小型博物馆,里面的柜台里放满了傅老师从全国各地收回来的旧书和旧物品,经过傅老师和书院工作人员的清理,这些旧书、旧物品又重新焕发了生机,有算盘、前锋牌收音机,我父母那辈用过的铅笔盒...这些都是祖国飞速发展的见证。

博物馆里大大小小的毛主席雕像和周边产品,转眼让你回到我们父辈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走到柜台前,把淘来的书往柜台上一放,价格提示器上显示的9块钱,真是让我心满意足,给钱、拿书、走人,动作一气呵成。

看书看累了,一楼的书院大厅里还有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平板电脑”,这里面的电脑都能联网,可以让书友们在网上“冲浪”,一个以图书为主题的书院还有那么“接地气”的配备,不可谓不时尚。

二楼还配备了各种撸铁设备、动感单车、跑步机,书友们要是累了,不妨去二楼撸会铁,蹬蹬动感单车,看书运动两不误嘛。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