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公园城市,
优质教育资源稳步增长
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奋力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四川在线记者 李子
2019年10月2日,时值天府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5周年。从白纸图画到公园城市特质初显,到打造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新兴增长极,到人才聚集的洼地、优质教育资源稳步增长……天府新区发生的变化让世界瞩目。
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天府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天府新区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努力将天府新区打造成为宜业宜商宜居宜游的公园城市、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新兴增长极、面向全球配置资源的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天府新区,正在向着建设成为新时代公园城市典范和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样板的目标稳步前进。
作为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11个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是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百年大计和重大战略性工程。在加快打造新时代公园城市典范和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样板的实践中,教育则是民生之本。
教育,正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从2014年10月2日正式获批国家级新区至今已有5年,5年的时光,见证了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的跨越发展之势——
2019年9月,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新开办13所学校(幼儿园),一流的校园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这是天府新区加快公园城市建设的又一力作。
2014年-2019年,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开办了32所学校,提供30000余个学位。
到2020年,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还将规划建设40所新学校,届时还将新增41000余个学位。义务教育阶段充足的学位,能够满足辖区学生入学需求;学前教育普惠性学位大量增加,也能有效缓解区域户籍幼儿入园难的问题。
除了数量充裕,教育质量更有保障。近年来,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通过高端人才引进、办学体制创新等举措,探索出了一条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创 新 谋 变
打破传统体制筑巢引凤
当前,四川正处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比以往更加需要大师巨匠、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更加需要一大批青年创新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2017年,成都发布《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提出了“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人才观。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积极响应这一政策,结合实际,以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过得美”为目标,全力建设国际一流的人才汇聚、事业发展、价值实现的首选之地,并出台了“天府英才计划”的激励机制。计划用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奖励补贴和人才项目资助扶持,对包括教育在内的人才标准进行了分类。凡是进入了“人才库”,即可以享受一定金额的奖励补贴,最高奖励达500万元。
2017年年底,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开始启动第一批“英才计划”,全区一共有700余名各类人才获得奖励,而教育类人才就有300多人,足见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据了解,首批获选领军人才的5名教育领域专家,可以在5年时间内获得税前100万元的奖励。凡是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优秀人才,可以在5年时间内获得10万元税前奖励。计划实施后,吸引了大量省内外的教育名家、教坛新秀等加盟。
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灵活的用人政策,吸引了大量教育人加盟。天府四小教学总监张胜兵就是其中一员,他通过“招聘”的形式进入该学校工作。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对张胜兵的吸引力何在?这是他被问得最多的问题。
他说,是因为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灵活的办学体制。学校被赋予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作为学校管理人员,可以有更广阔的空间实现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如愿景规划、课程设计、教学管理、教师培训等。
一位进入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教育的年轻教师说,学校的体制非常灵活,学校的绩效考核实行每个月兑现,可以及时动态地反映工作量,老师付出的劳动能够得到客观的体现;同时,老师的成长空间很大,可以根据各自的研究领域,甚至是兴趣爱好建立项目小组,并申请研究经费,这些因素,都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该教师还提到,校长的角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而成为“服务者”,轻松的工作氛围,以及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教育的发展空间,是他愿意留在这里做老师的重要原因。
华阳幼儿园东区执行园长曾云霓则是“土生土长”的新区人,她从事幼儿工作已有12年,今年被评为“首届天府教育十大感动人物”,从一名编外教师成长为幼儿园园长,曾云霓用她的成长经历诠释了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格局。曾经,“学校管理人员”“高级职称评定”对她来说不敢想,而如今,按照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基层治理和社事局的政策,自聘教师的收入与业绩挂钩,充分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除了待遇的提升,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对外聘教师的尊重和认可是曾云霓爱上这片热土的又一个原因。
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一大批热爱教育的教育人,扎根在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这片土地上,为教育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