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育 帮 扶
让优质教育资源服务贫困地区群众
“发展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这是教育系统承担的重要使命。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基层治理和社事局始终牢记在心,担当在行。
自从2014年开展对口帮扶以来,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先后选派了8批次干部,分别赴甘孜州德格县、凉山州越西县,开展为期一到三年的扶贫工作。截至目前,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累计投入教育援助资金500余万元,组织师生互访120余人次。
杨军,三星小学教师。一年前,赴甘孜州德格县马尼干戈支教。凉山州越西县,是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教育扶贫的又一个“战场”,2018年6月,永兴小学教师刘建被派往凉山州越西县邮电贝尔小学,开始为期3年的支教工作,主要负责控辍保学。为了帮助藏区、彝区群众提升教学水平,支教老师们克服困难,探索出一条具有生命力、可持续性、可复制性的支教之路:
——成立家委会。支教老师们通过争取当地有威望的人支持,让他们加入学校家委会,宣传学习的重要性,以增加藏区群众对子女教育的重视。
——开设家长课堂。让家长了解到教育的重要性,争取家长对教育的支持。学校不定期开设家长课堂,为家长传授教育理念、与子女沟通的方式等。
——建立家访制度。支教教师每人每年至少走访10名以上的学生,并记录下每一名学生的家庭状况和成长环境以及学习情况等,这些信息为后任支教教师提供参考。
——开展结对帮扶。为了提升当地教师的教学水平,支教教师与其结成“师徒”,从课堂表达、教学方式、课后辅导等环节进行指导,为德格县、越西县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在优质教育资源的持续输送下,德格县、越西县的师生享受到了教育扶贫带来的红利。
除了“送教上门”,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还利用5G技术,将辖区内的优质教育资源送到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
今年5月,天府七中师生与千里之外的凉山州昭觉万达爱心学校师生,共同进行了一堂“VR沉浸式”课,万达爱心学校的师生通过佩戴VR头盔,实时地与天府七中学生共同学习。“5G+VR技术”,将课程以情景交融的方式予以呈现,让山区学生走进名校课堂,身临其境地接触到优质教育资源。今后,“5G+VR技术”也将在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为常态,助力贫困地区学生接受优质教育。
在加快建设公园城市的征程上,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教育事业正在全力奔跑,一个充满活力的区域新引擎正在形成。
(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基层治理和社事局供图)